类别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10-27 浏览: 次
在拉斯维加斯夏季联赛的记者会上,NBA总裁亚当·萧华的一句“是时候认真讨论欧洲了”引发全球体育界震动,这位执掌联盟十年的管理者首次明确表态,联盟将在2025-2026赛季正式启动欧洲扩军可行性研究,标志着NBA可能迈出跨越太平洋后最具野心的全球扩张步伐。
萧华的发言并非突发奇想,而是NBA长达四十年欧洲战略的必然延伸,自1980年代在巴黎举办首场季前赛以来,NBA已在欧洲建立了深厚根基:伦敦常规赛连续十二年座无虚席,欧洲球员数量从1990年的零增长至如今占球员总数的25%,约基奇、东契奇等欧洲巨星更成为联盟门面。

“欧洲市场已具备支撑NBA球队的基础条件,”萧华在回应本报提问时指出,“我们看到了成熟的商业环境、强大的篮球文化和足够的场馆设施,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构建可持续的运营模式。”
据悉,联盟已组建特别工作组,由副总裁马克·塔图姆牵头,计划在新赛季召集球队老板、转播伙伴和商业专家,系统评估欧洲扩军的三大核心问题:赛程安排、旅行负担和财务结构。

多个欧洲城市已通过不同渠道表达强烈兴趣,内部消息显示,伦敦和巴黎处于领先位置,柏林、马德里、罗马等也在积极准备竞标方案。
伦敦凭借O2体育馆(可容纳2万观众)和成熟的体育商业环境成为头号热门,该场馆自2007年起已举办33场NBA常规赛,场均上座率超过98%,金融城分析人士估计,由英国首富吉姆·拉特克利夫牵头的财团可能主导球队创建,其旗下已拥有尼斯足球俱乐部和英力士自行车队。
巴黎则凭借2024奥运会新建的竞技场和欧洲第二大电视市场地位紧追不舍,法国篮球联盟主席让-皮埃尔·修泰坦言:“巴黎有实力在五年内组建NBA球队,我们拥有欧洲最狂热的篮球粉丝基础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欧洲现有篮球联赛对此反应谨慎,欧洲联赛篮球首席执行官乔丹·贝尔塔托瓦表示:“我们需要确保任何扩张都能促进而非削弱欧洲篮球生态。”
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赛制创新,据联盟消息人士透露,工作组正在评估多种方案:
“时差反而是最小的问题,”NBA国际业务负责人史蒂夫·纳什解释,“伦敦下午比赛正好对应美国东海岸上午黄金时段,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平衡82场比赛的旅行强度。”
联盟正在与波音等航空制造商探讨定制化旅行方案,包括为球队配备最新型商务机,确保跨洋飞行成为常规而非负担。
高盛集团最新研究报告预测,成功进军欧洲可为NBA带来年均50亿美元额外收入,包括:
联盟转播伙伴ESPN的国际体育主管约翰·柯斯基宁证实:“欧洲市场对NBA内容的需求每年以两位数增长,本地化球队将彻底改变媒体格局。”
风险同样存在,劳资协议专家拉里·库恩警告:“球队估值体系、收入分成模式和工资帽结构都需要重新设计,这可能是自1976年ABA合并以来最复杂的联盟架构调整。”
现役球员对欧洲扩军看法各异,凯尔特人球星杰森·塔图姆表示:“在爆满的欧洲场馆打球令人兴奋,但漫长的跨洋飞行需要科学管理。”刚加盟马刺的法国状元维克多·文班亚马则直言:“这将是篮球运动的里程碑,能让欧洲球迷每周都享受顶级比赛。”
球员工会执行董事塔米卡·特雷玛戈正在组织专项研究,评估旅行对球员身心健康的影响及相应补偿机制。“球员福利是任何扩张方案的核心,”她强调,“我们要求联盟提供详尽的医疗保障和行程优化方案。”
若NBA成功登陆欧洲,世界篮球格局将迎来深刻变革,欧洲本土联赛可能需要重新定位,而篮球运动在全球的影响力分配也将重塑,正如萧华在采访结尾所言:“我们正在构想未来五十年的篮球版图,这不仅是商业决策,更是对篮球运动全球发展的责任。”
随着新赛季讨论大幕拉开,NBA是否真能实现这场职业体育史上最大胆的扩张,答案或许将在未来两三年内揭晓,唯一确定的是,篮球世界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。